“金立事(shi)件”引爆手機(ji)產業鏈危機(ji),或迎來猛烈洗牌潮
發布(bu)日期:
2018-01-22

瀏覽次數:

459

就在(zai)業內還在(zai)為PPI高速增長所帶(dai)來(lai)的(de)紅利(li)咂嘴弄舌之時,“金(jin)立(li)事件”毫無(wu)征兆地突然(ran)爆發了(le)!穩(wen)坐二線手機(ji)品牌頭把交椅(yi)的(de)金(jin)立(li)集團一頭撞上危機(ji)墻,手機(ji)庫(ku)存危機(ji)的(de)蓋子終于(yu)被揭開。

目前,金立仍未解除危機,其前景逐漸隱入黯淡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是,倘若金立事件得不到解決,恐會引爆手機產業鏈的信任危機,引起供應商集體催討貨款,并進一步引發全產業鏈危機。


“金立事件”突然爆發


1月(yue)16日,穩坐二線手機品牌頭把交椅的金立(li)突然(ran)傳出股權被(bei)凍(dong)結的消息,原因是金立(li)拖欠供應(ying)商歐(ou)菲科技6億(yi)元貨(huo)款,被(bei)該企(qi)業向東莞(guan)市人(ren)民法院申(shen)請(qing)了保全。

而早(zao)在(zai)一(yi)個月前(qian)金立(li)(li)集團應(ying)收帳款風險曝光(guang)之后(hou),金立(li)(li)董事長、總裁劉立(li)(li)榮(rong)先(xian)生立(li)(li)即在(zai)沉(chen)寂多(duo)年的微博上曬(shai)出與供(gong)(gong)應(ying)商和一(yi)眾銀行業人士的照(zhao)片,氣氛一(yi)團和氣。但是,歐菲這種撕破臉皮(pi)的催(cui)款做法,還是讓手機供(gong)(gong)應(ying)鏈陷入了(le)惶恐(kong)不安之中。

近日,又有媒體曝光稱,除了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股權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凍結后,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也于1月16日對其股權進行了凍結,時間為3年。同時,有金立員工向新浪科技表示,本該1月10日發放的2017年12月的工資目前已經延遲發放近一周,但公司并未給出明確的說法。另外,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在深圳和上海陷入了多起訴訟。

公開(kai)資料顯(xian)示,金(jin)(jin)立手機近(jin)幾年的(de)整體(ti)銷量一(yi)直(zhi)保持著穩定增長的(de)態勢。在2017年初,金(jin)(jin)立開(kai)始大力推廣S系列,花費數億(yi)元開(kai)啟了類似OV的(de)廣告轟炸和(he)明星代言策略。另外據媒體(ti)報道,2017年7月金(jin)(jin)立宣布在重慶投(tou)入50億(yi)元建(jian)設生產基地,又在深圳(zhen)前(qian)海興(xing)建(jian)金(jin)(jin)立大廈。

或許,金立的這些舉動極大消耗了現金流,再加上銷量不如預期帶來的庫存壓力,最終導致了金立今日的困境。


二線手機品牌集體淪陷


2017年,在原材料(liao)瘋漲(zhang)、市(shi)場飽和、需求疲軟(ruan)的情況下(xia),中國的手機行業表面上波瀾不驚,背(bei)后卻是驚濤駭浪。

曾經在(zai)(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叱(chi)咤風(feng)云的三(san)星(xing),在(zai)(zai)(zai)連續經歷(li)“抵制薩(sa)德”、“韓流(liu)消(xiao)退”和“電池(chi)爆炸”事件之后(hou),在(zai)(zai)(zai)國(guo)(guo)內的銷量一(yi)落千(qian)丈,幾乎可(ke)用“宣(xuan)判死刑”來形容三(san)星(xing)在(zai)(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市場的表現。而(er)另一(yi)個手機巨(ju)頭(tou)蘋(pin)果(guo)在(zai)(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的份(fen)額也是(shi)飛速下滑(hua),好在(zai)(zai)(zai)有中(zhong)(zhong)美貿易這個強(qiang)大的保護(hu)傘(san),蘋(pin)果(guo)在(zai)(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市場避(bi)免了三(san)星(xing)式的自由(you)落體硬(ying)著陸。

面對兩大外國手機巨頭在中國大陸折戟沉沙所帶來的機遇,位于第二梯隊的金立、中興、聯想、TCL、酷派等均未把握住機會,銷量不升反降。相反,2017年二線手機品牌呈現集體淪陷之勢。這一年,聯想ZUK與Lenovo手機品牌雙雙被砍掉;三年虧百億的酷派和一度風光的樂視手機因創始人賈躍亭遠遁美國造車而難覓蹤影;TCL通訊設備上年同期下降36.2%;而曾經風光的中興也在中國手機市場幾乎失聲。

不過,一線品牌手機廠商(shang)卻在2017年展現出了(le)(le)越(yue)來越(yue)強的(de)態勢(shi)。華(hua)為在深(shen)挖利潤的(de)情況下取(qu)得(de)1.5億的(de)驕人戰(zhan)績。OPPO、VIVO深(shen)深(shen)抓住(zhu)普通中國人的(de)心(xin)理,在人海營銷戰(zhan)術上大(da)獲成功。而小米無疑是2017年中國手機行業(ye)的(de)一大(da)亮點,憑借性價比高和質量(liang)口碑(bei)好的(de)優點,小米硬是實(shi)現了(le)(le)強勢(shi)復蘇,并且(qie)在各(ge)大(da)品牌極為看重的(de)印(yin)度(du)市場拔得(de)頭籌。

從全(quan)行(xing)業(ye)來看,華(hua)米(mi)OV的風光完全(quan)無法掩蓋手機產業(ye)的整體低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9日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國內手機市(shi)場出貨量4.91億部,上(shang)市(shi)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fen)別下(xia)降12.3%和27.1%。


手機產業供應鏈恐迎來猛烈洗牌潮


經歷了“擰巴、憋屈、不通暢的2017年”后,中國的手機產業鏈危機被“金立事件”引爆。各種分析表明,2018年國內手機需求量大幅下滑恐不可避免,加上蘋果、三星等優質資源繼續退出和市場向華米OV等一線品牌進一步集中,無論是二線手機品牌,還是上游手機供應鏈廠商,都將迎來猛烈的洗牌潮。

首先,市場的突然集中,對眾多二線品牌產線上的供應商來說,可能的毀滅性的。2016年,華為、小米、蘋果、vivo以及OPPO占據了中國手機市場的79%,到2017年10月,這個數字擴大到了瞠目結舌的91%。這意味著金立、中興、魅族和聯想等公司很難在國內市場找到立足之地,隨著二線品牌份額消失的,還有大量供應商。

其次,隨著大多數國人口袋中可供消費的錢越來越少,2018年國內手機的市場需求量肯定比2017年的4.91億部減少,甚至下降(jiang)幅度還(huan)要(yao)大(da)大(da)高于12.3%。2017年12月15日集微網發布的砍單消息顯示,蘋果、華為、OPPO、vivo等均下調訂單規模,有的廠商訂單縮水約10%以上。強勢的一線手機品牌在春節換機高峰前竟然大幅砍單,可見需求是多少令人揪心。當然,最終受影響的,仍然是整條產業鏈當中比較薄弱的供應鏈環節,并引發倒閉潮。

另外,有一個不容(rong)(rong)忽(hu)視的(de)問題提,2017年(nian)主控芯片、屏幕、內(nei)存、元器件MLCC、鉭(tan)電容(rong)(rong)、鋁電解(jie)電容(rong)(rong)等大幅漲價引(yin)發(fa)瘋狂炒作,在缺貨的(de)假象下,不少屯(tun)積(ji)了大量物料的(de)供(gong)應商很可能面臨斬倉出貨的(de)風險,由(you)此引(yin)發(fa)的(de)倒(dao)閉(bi)事件將不勝(sheng)枚舉(ju)。

最后,還有一個頗為敏感的話題是,三星、蘋果市場份額的斷崖式下滑可能引發更大危機。這兩家企業占據手機高端市場,是中國數以千計的直接或間接供應商的主要利潤來源。Counterpoint發布報告顯示:2016Q3-2017Q3國內手機市場上,蘋果占9.6%,三星僅占3%,但在利潤方面, iPhone仍占據大部分利潤,三星也達到了26%。試想想,如果這兩家企業把產能轉移到東南亞、印度市場,后果將不堪設想。

事實上,對(dui)市場極為敏感(gan)的資本已經選(xuan)擇(ze)了(le)用腳(jiao)投票(piao),不(bu)少手機(ji)上游供應商股票(piao)持續走跌。在A股市場上比較(jiao)知名的幾家(jia)手機(ji)供應鏈企業中,歐菲光、藍思(si)科技(ji)、江粉(fen)磁材的股價整體呈下跌趨(qu)勢。

源自于:LWd3.